鸦雀无声含义及用法详解
作者:江小平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8 20:20:32
阅读117次
鸦雀无声,这个成语形容的是环境非常静谧,连乌鸦和麻雀的叫声都听不到。想象一下,在一个空旷的房间里,所有人都屏息凝神,没有一丝声响,这便是“鸦雀无声”的真实写照。
1成语来源
这个成语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。释道原在《景德传灯录》第四卷中就有提及:“公曰:‘鸦去无声,运何言闻?’”苏轼在《绝句三首》中也写道:“天风吹雨入阑干,乌鹊无声夜向阑。”这些诗句都生动地描绘了“鸦雀无声”的场景。
2成语含义
“鸦雀无声”不仅指环境安静,更泛指一种氛围的沉寂。它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特定场合下默不作声,如被某种场面震撼,或是被某个问题难住。这种沉寂往往带有一种压抑或紧张的气息。
3成语用法
作为主谓式成语,“鸦雀无声”可以作谓语、定语或状语。例如,“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,人们面面相觑。”这句话就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某个瞬间突然变得异常安静的场景。
4近义词与反义词
“鸦雀无声”的近义词有“万籁俱寂”、“万籁无声”等,它们都形容环境非常安静。而反义词则有“人声鼎沸”、“沸反盈天”等,这些成语则形容环境嘈杂、人声喧闹。
5详细表格
以下是关于“鸦雀无声”的详细表格: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鸦雀无声 |
拼音 | yā què wú shēng |
来源 | 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、宋·苏轼《绝句三首》 |
含义 | 形容非常安静,连乌鸦麻雀的叫声都没有 |
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 |
“鸦雀无声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它不仅能够描绘出环境的安静,更能够传达出人们内心的情感与氛围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