睚眦读音及典故详解
作者:龙燕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10 10:15:26
阅读116次
睚眦,读音[yá zì],意为发怒时瞪眼的样子。这个词在汉语中常用来借指极小的怨恨,成语“睚眦必报”便是形容气量狭小,连小小的怨恨都要报复。
1睚眦的本意与神话形象
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,在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,睚眦是龙之九子的第二子,外形豺身龙首,性格刚烈、好勇擅斗、嗜血嗜杀。它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,象征着克杀一切邪恶的化身,增加持有者的威力。
2睚眦必报的典故
提到睚眦必报,不得不提秦昭王时期的宰相范雎。范雎本是魏国人,因被诬陷而遭毒打,后逃至秦国,凭借口才和智谋成为宰相。他掌权后,对曾经侮辱过他的魏国使臣须贾进行了报复,即便须贾曾赠送他一件绨袍以示旧情,范雎也毫不留情,最终迫使须贾的仇人自杀。这便是“睚眦必报”的典故。
3睚眦在文学与艺术作品中的体现
睚眦因其独特的神话形象和寓意,在文学与艺术作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。无论是古代诗词歌赋,还是现代小说、电影,都可见到睚眦的身影。它不仅是勇猛和复仇的象征,更寄托了人们对于正义和公平的向往。
4睚眦相关成语与俗语
除了“睚眦必报”外,还有许多与睚眦相关的成语和俗语,如“一饭之恩,睚眦之怨”等。这些成语和俗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,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。
5睚眦在现代社会的启示
在现代社会,睚眦的故事和寓意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。它提醒我们,在处理人际关系时,应保持宽容和理性,避免因为一时的冲动和狭隘而陷入报复的恶性循环。同时,睚眦也象征着勇气和正义,鼓励我们在面对不公和邪恶时,能够挺身而出,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和谐。
项目 | 详情 |
读音 | [yá zì] |
本意 | 怒目而视 |
神话形象 | 龙之九子第二子,豺身龙首 |
相关典故 | 范雎与须贾的故事 |
现代启示 | 保持宽容理性,维护社会公正和谐 |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