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衣带水成语解析:水原指长江
作者:莫宁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10 17:36:23
阅读132次
成语“一衣带水”中的“水”原指长江。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两地之间虽有水域相隔,但距离并不遥远,交往起来并无大碍。
1成语含义
成语“一衣带水”原本意指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域,水面狭窄,容易渡过。后来,它常用来比喻江河湖海等水域不足以限制人们的交往。在现代,这个成语更多地被用来形容两国之间虽有河海之隔,但交往并无障碍。
2历史出处
该成语出自《南史·陈纪下》,讲述了隋文帝有志于统一中国,面对长江南岸的陈朝,他说道:“我为百姓父母,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?”表达了他决心跨越长江,拯救南岸百姓的决心。
3历史典故
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,国力大增,而陈朝后主陈叔宝却荒淫无道。隋文帝采纳了仆射高颎的计策,经过七年准备,终于下令伐陈。出发前,他再次强调了“一衣带水”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障碍,决心拯救南岸百姓。
4详细典故解析
以下是关于“一衣带水”典故的详细解析表格:
事件 | 详情 |
---|
隋文帝统一中国决心 | 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称帝,决心统一中国。 |
陈朝状况 | 陈朝后主陈叔宝荒淫无道,不理朝政。 |
高颎计策 | 高颎提出利用江南农时和粮仓弱点,削弱陈朝。 |
隋文帝准备 | 隋文帝采纳计策,经过七年准备,下令伐陈。 |
隋文帝决心 | 出发前,隋文帝强调“一衣带水”不足以成为障碍。 |
5总结
成语“一衣带水”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两地之间的水域相隔,更蕴含了人们跨越障碍、追求统一的决心。在历史典故中,我们看到了隋文帝的雄才大略和陈朝的衰败,也深刻理解了“一衣带水”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