叶公好龙含义典故详解
作者:申晓东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15 12:59:33
阅读118次
叶公好龙,这个成语大家都耳熟能详,但你真的了解它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吗?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充满讽刺意味的成语。
1叶公好龙含义
叶公好龙,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,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,甚至是惧怕、反感。这个成语源自春秋时期楚国贵族叶公的故事,他表面上极爱龙,家中器物、房屋皆饰以龙形,但真龙现身时,他却吓得魂飞魄散。
2详细释义与出处
叶公好龙,主谓式,作定语、宾语,含贬义。最早见于汉·刘向《新序·杂事》。文中记载,叶公子高好龙,真龙闻讯而至,叶公却吓得逃之夭夭。这则故事揭示了虚伪与表里不一的可笑。
3近义词与反义词
近义词有言不由衷、两面三刀、表里不一、口是心非等,反义词则包括名副其实、名实相符、表里如一。这些词语进一步阐释了叶公好龙所表达的虚伪与真诚的对立。
4典故详解
春秋时期,叶公对龙的喜爱可谓到了痴迷的地步。然而,当真正的龙降临他家时,叶公却原形毕露,吓得屁滚尿流。这个典故生动地诠释了叶公好龙的内涵,即虚伪的爱好与真实的恐惧并存。
5相关表格
类别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叶公好龙 |
含义 | 自称爱好某事物,实际并不真爱好,甚至惧怕反感 |
出处 | 汉·刘向《新序·杂事》 |
近义词 | 言不由衷、两面三刀等 |
反义词 | 名副其实、名实相符等 |
叶公好龙这个成语以其深刻的讽刺意味和生动的故事情节,成为了汉语中表达虚伪与表里不一的经典词汇。希望大家在了解这个成语的同时,也能反思自己的行为,做到言行一致,真诚待人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