庸人自扰之含义及近义词详解
作者:龙小云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10 23:08:57
阅读131次
庸人自扰之,这句成语意指本无事端,却因个人无端担忧或自找麻烦而心生困扰。它源自《新唐书·陆象先传》,讲述的正是陆象先以仁德宽恕治政,反对滥用刑罚,认为“天下本无事,庸人扰之为烦耳”。
1成语出处与典故
陆象先在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任上,坚持仁政,拒绝严刑峻法,最终使蜀地百姓得到教化。他的名言“天下本无事,庸人扰之为烦耳”,正是对庸人自扰之的最佳诠释。
2成语含义解析
庸人,指普通平凡之人;自扰,即自寻烦恼。成语告诫我们,很多时候,困扰并非来自外界,而是源于内心的无端忧虑和自找麻烦。
3近义词列举
近义词 | 含义 | 例句 |
---|
杞人忧天 | 忧虑不切实际的事物 | 他总是杞人忧天,担心些根本不会发生的事。 |
鳃鳃过虑 | 形容过于忧虑和恐惧 | 她鳃鳃过虑,生怕孩子在学校受委屈。 |
庸人自扰 | 本无事端而自寻烦恼 | 你别庸人自扰了,事情根本没你想得那么严重。 |
自寻烦恼 | 自己找麻烦 | 你这是自寻烦恼,明明可以避免的问题非要纠结。 |
无事生非 | 本来没有问题而故意制造事端 | 他总是无事生非,搅得大家不得安宁。 |
4成语启示
庸人自扰之提醒我们,要保持心态平和,理性看待问题,避免无谓的担忧和自找麻烦。生活中,我们应学会放下无谓的焦虑,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一切。
5总结
庸人自扰之是一句富有哲理的成语,它告诫我们避免无端忧虑和自找麻烦。通过了解成语的出处、含义、近义词以及启示,我们可以更好地领悟其深层含义,从而在生活中做到心态平和、理性面对问题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