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举两得含义详解及典故出处
作者:冉杰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10 18:20:13
阅读130次
一举两得,简单说,就是做一件事能同时收获两个好处。这个成语源远流长,其出处可以追溯到汉代刘珍等人所著的《东观汉记·耿弇传》。
1成语解释及出处
在《东观汉记·耿弇传》中,有这样一句话:“吾得临淄,即西安孤,必覆亡矣。所谓一举而两得者也。”意思就是说,占领了临淄,西安就孤立无援,必然灭亡。这就是一举两得的原始含义。后来,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那些一举两得、事半功倍的事情。
2详细出处列举
出处 | 描述 |
---|
《东观汉记·耿弇传》 | 一举而两得者也,最早出处。 |
《晋书·束晳传》 | 描述迁徙西州,一举两得,外实内宽。 |
《警世通言·俞伯牙摔琴谢知音》 | 伯牙讨差使,一举两得,不辱君命且省视乡里。 |
鲁迅《书信集·致郑振铎》 | 特制宣纸,廉纸印若干,使学生购读,一举两得。 |
成语典故 | 卞庄子刺虎,一举两得。 |
3成语典故
关于一举两得,还有个典故。有个叫卞庄子的人,力气大,胆子也大。一天,他看见两只老虎争食一头小牛,就准备刺杀。旁边的人建议他等两只老虎斗得两败俱伤时再动手。果然,一只老虎被咬死,卞庄子轻松刺死了另一只。这就是一举两得的故事。
4现实意义
在当今社会,一举两得的思维方式尤为重要。它提醒我们,在做决策时,要尽可能寻找那些能同时满足多个目标或需求的方法。这样,我们才能更加高效、智慧地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务。
5总结
一举两得,不仅是一个古老的成语,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。它教会我们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,实现最大化的效益。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中,找到那些一举两得的好方法,让生活更加美好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