纸上谈兵主人公赵括及其典故
作者:林志颖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3 02:50:47
阅读128次
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赵括,这个成语源于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,用来形容空谈理论,不能解决实际问题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赵括和他的故事。
1赵括其人
赵括,战国时期赵国人,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。他熟读兵书,但实战经验匮乏,不懂得灵活应变。在长平之战中,赵括被赵孝成王任命为主将,代替老将廉颇。结果,他因轻率用兵,导致赵军四十余万被秦军坑杀,自己也英勇战死。
2纸上谈兵的典故
赵括从小学习兵法,谈论用兵打仗头头是道,但他的父亲赵奢却深知他缺乏实战经验。果然,在长平之战中,赵括纸上谈兵的策略被秦军识破,导致惨败。这个典故告诉我们,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,空谈不能成为现实。
3长平之战详细情况
时间 | 地点 | 双方主将 | 结果 | 备注 |
赵孝成王七年 | 长平(今山西高平西北) | 赵括(赵)、白起(秦) | 赵军惨败 | 赵括纸上谈兵,被秦军识破 |
| | | | 赵军四十六日不得食,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 |
| | | | 赵括被射杀,数十万赵兵尽降,后被坑杀 |
| | | | 秦国反间计成功,赵括代替廉颇 |
| | | | 廉颇凭险固守,秦军粮草接济不上 |
4赵括的教训
赵括的故事告诉我们,理论知识固然重要,但实践经验同样不可或缺。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才能在实战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5总结
纸上谈兵的主人公赵括,因缺乏实战经验而惨败。这个典故警示我们,理论知识必须与实践相结合,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。在志愿填报和人生规划上,我们也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,避免空谈误事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