牍字读音释义详解
作者:林志颖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15 15:53:58
阅读116次
牍,一个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汉字,读音为“dú”,总笔画共12笔。 在古代,它不仅代表了书写用的木片,还与乐器之名有所关联。今天,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字的详细释义和用法。
1基本释义
牍,最初指古时书写用的木片,也称木简。这一释义源自其字形构造,“从片,卖声”,片即木头竖剖成的一半,古人常用木片作为书写材料。在《说文》中就有“牍,书版也。长一尺,既书曰牍,未书曰椠”的记载。
2引申义与用法
公文:牍在后世逐渐引申为公文的代称。如刘禹锡《陋室铭》中的“无案牍之劳形”,即指没有繁琐的公文劳累身心。
信件:在通信领域,牍也常被用来指代信件。如“书牍”、“尺牍”,都是指通信者之间互相写的信。
书籍与簿籍:牍还可指代书籍或簿籍。如“史牍”(史书)、“牍籍”(簿籍)、“牍簿”(簿书)等。
3相关词组与例句
为了更直观地理解牍的用法,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词组及例句:
词组 | 释义 | 例句 |
案牍 | 官府文书 | 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。 |
尺牍 | 书信 | 与人尺牍。 |
文牍 | 公文、文书 | 文牍繁琐,令人头疼。 |
书牍 | 书信、文书 | 书牍往来频繁。 |
简牍 | 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简 | 出土简牍中发现了珍贵的历史资料。 |
4文化价值
牍作为古代书写材料,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。它不仅承载了古人的智慧与思想,还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。在现代社会,虽然牍已不再是主要的书写材料,但其文化价值依然不可小觑。
牍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汉字,其释义和用法多样而丰富。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大家对这个字有更深入的了解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