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窍不通含义及典故详解
作者:邵丽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12 22:40:19
阅读116次
“一窍不通”,这词儿听起来就让人头疼,但咱们今天得把它整明白!
1啥是一窍不通?
“一窍不通”,字面意思就是心窍没一个通的,比喻对某事一点儿也不懂。这词儿出自《吕氏春秋·过理》,说的是商朝纣王残暴无道,听信妲己谗言,杀了忠臣比干,还剖心验看。孔子听说后,感慨说:“要是纣王心窍通一个,比干也不至于死啊!”
2详细释义与用法
这词儿主谓式,可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比如茅盾《子夜》里就说:“虽然他是浑虫,一窍不通,但他也还明白双桥镇上并无‘镇长’之流的官儿。”
3近义词与反义词
近义词有“目不识丁”、“一无所知”等,反义词则是“滚瓜烂熟”、“无所不通”。
4一窍不通的典故
说到这词儿的典故,那就得回到商朝了。纣王沉迷酒色,听信妲己,滥杀无辜。忠臣比干看不下去了,劝纣王振作。妲己心生不满,撺掇纣王让比干剖心献忠。纣王一听,觉得有理,下令赐死比干。这事儿后来被记录在《吕氏春秋》里,就有了“一窍不通”的说法。
5相关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---|
成语名称 | 一窍不通 |
字面意思 | 心窍没一个通的 |
比喻意思 | 对某事一点儿也不懂 |
出处 | 《吕氏春秋·过理》 |
典故人物 | 纣王、妲己、比干 |
用法示例 | 他对这个专业一窍不通,却在那里夸夸其谈。 |
总结一下,“一窍不通”这词儿,咱们不仅得知道它啥意思,还得知道它哪儿来的,怎么用。下次再用这词儿,可别再一头雾水了!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