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敲典故详解:韩愈力荐“敲”字之美
作者:贾志辉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18 12:38:35
阅读115次
推敲的典故,源自唐代诗人贾岛的苦吟精神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这段佳话,看看为何韩愈会力荐“敲”字。
1贾岛苦吟,推敲成诗
贾岛,唐朝著名的苦吟派诗人,为了一句诗或一个词,不惜耗费心血。他曾用几年时间打磨一首诗,诗成之后,热泪横流。这种对诗歌的执着追求,正是推敲典故的背景。
2骑驴吟诗,偶遇韩愈
一日,贾岛骑着毛驴走在京城长安的大街上,随口吟成一首诗。其中“鸟宿池边树,僧敲月下门”两句,让他纠结不已。在“敲”与“推”之间徘徊时,他竟不自觉地走进了韩愈的仪仗队里。这一偶遇,为推敲典故增添了传奇色彩。
3韩愈深思,力荐“敲”字
面对贾岛的冲撞,韩愈并未生气,反而转怒为喜。在听完贾岛的讲述后,韩愈深思片刻,说道:“敲字好!在万物入睡、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的时候,敲门声更显得夜深人静。”这一建议,让贾岛连连拜谢,最终将诗句定为“僧敲月下门”。
4两人结缘,共议诗道
此次偶遇,不仅让贾岛找到了最佳用词,更让他与韩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两人并排回家,一同议论做诗的方法,共同探讨诗歌的奥秘。
5推敲典故,启示后人
推敲典故,不仅是一段佳话,更是一份启示。它告诉我们,在文学创作中,要敢于推敲、敢于质疑,不断追求最佳表达。同时,也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,汲取智慧,共同提升。
人物 | 事件 | 时间 | 地点 | 结果 |
贾岛 | 骑驴吟诗,推敲字词 | 唐代 | 长安大街 | 偶遇韩愈,选定“敲”字 |
韩愈 | 出巡遇贾岛,提出建议 | 同上 | 同上 | 与贾岛结缘,共议诗道 |
……(此处省略其他相关事件,保持表格简洁) |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