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球内部圈层结构详解
作者:李志强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16 04:50:46
阅读133次
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,是探索地球奥秘的重要一环。从外向里,地球分为地壳、地幔和地核三大圈层,每个圈层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分界标志。
1地壳:地球的“皮肤”
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的最外圈层,平均厚度约17千米。大陆地壳较厚,平均39-41千米,高山、高原地区可达70千米;而大洋地壳则较薄,仅有几千米。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,此界面上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,标志着地壳与地幔的物质差异。
2莫霍界面与地幔
1910年,莫霍洛维奇提出地球内外层之分,即地壳与地幔。莫霍界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,此界面以下物质密度、硬度大于地壳,化学组成与橄榄岩相近。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,厚度达2800千米以上,占地球体积的82.26%,质量占67.02%,对地球物质组成影响巨大。
圈层 | 厚度(km) | 密度(g/cm³) |
地壳 | 1-70 | 2.2-3.3 |
地幔 | 2800+ | 4.2-4.6 |
地核(外) | 2200 | 约10 |
地核(内) | 1300 | 约13 |
3古登堡界面与地核
古登堡界面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线,深度约2900千米。地震波在此界面传播状态发生明显改变,标志着地幔与地核的物质差异。地核主要由铁、镍元素组成,高密度,高温,是地球的核心部分。
4内核固态之谜
内核为何是固体?科学研究表明,纵波在地下5000千米深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,说明可能由液态转为固态;同时,横波在5000千米以下由纵波转化而成,进一步证明内核为固态。
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复杂而神秘,每个圈层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物质组成。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,我们将逐步揭开地球的奥秘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