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泻千里成语详解及例句
作者:龙燕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12 23:40:06
阅读123次
一泻千里,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水势浩荡、奔腾不息的壮观景象,同时也寓意着文笔或乐曲的磅礴气势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充满力量的成语。
1成语释义
一泻千里,原指江河之水奔腾直下,流得又快又远。后来,也用来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,畅快淋漓。它还能形容价格猛跌不止,形象生动,富有表现力。
2成语出处
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《赠从弟宣州长史昭》诗:“长川豁中流,千里泻吴会。”宋代陈亮在《与辛幼安殿撰书》中也有提及:“大江大河,一泻千里。”
3详细解释与用法
解释 | 示例 |
水往下直注,流得又快又远 | 洪水如猛兽般一泻千里,冲垮了无数房屋。 |
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 | 他的文章如行云流水,一泻千里,令人叹为观止。 |
价格猛跌不止 | 股市行情一泻千里,投资者损失惨重。 |
速度快 | 他的车速一泻千里,让人心惊胆战。 |
形容时间流逝迅速 | 青春岁月一泻千里,转眼间我们已长大成人。 |
4近义词与反义词
近义词有一泻百里、一落千丈等,都形容速度极快或程度极深。反义词则有迂回曲折、一潭死水等,形容缓慢或停滞不前。
5总结
一泻千里这个成语,以其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,成为了我们表达豪迈、奔放情感时不可或缺的语言工具。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,还是在日常生活中,它都能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意思。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个成语,让自己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