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恃无恐成语详解及典故
作者:刘洋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15 02:12:05
阅读93次
成语“有恃无恐”意指因为有所倚仗而毫无畏惧。这个成语源自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六年》,背后蕴含着一段历史故事。
1成语释义
“有恃无恐”中,“恃”意为倚仗、依靠,“恐”则指害怕。整体意思是,由于有所依仗,所以毫不害怕,甚至毫无顾忌。
2成语出处与语法
该成语出自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六年》,原文为“室如悬罄,野无青草,何恃而不恐?”。在语法上,它作为连动式,可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且含贬义。
3成语典故详解
齐国国君齐桓公去世后,其子齐孝公即位。鲁僖公二十六年,鲁国遭遇灾荒,齐孝公趁机发兵讨伐。鲁僖公派大夫展喜前去犒劳齐军,试图说服齐孝公退兵。展喜以周成王遗命及鲁齐祖先盟约为倚仗,告诉齐孝公不应违背祖先盟约,进攻鲁国。齐孝公被说服,最终放弃攻打鲁国。
4成语应用示例
闻一多在《演讲录·民盟的性质与作风》中提到:“我们实在还有一个更正大的理由使自己有恃而无恐。”此句中的“有恃无恐”便是指有所依仗而不害怕。
5相关表格
类别 | 内容 |
成语 | 有恃无恐 |
意思 | 因为有所倚仗而毫不害怕 |
出处 | 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六年》 |
语法 |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贬义 |
典故 | 齐孝公放弃攻打鲁国的故事 |
“有恃无恐”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成语,更承载着一段历史典故。了解它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智慧与谋略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