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事名言出处解析: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
作者:李明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12 21:10:21
阅读123次
“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”这句军事名言,源自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策略著作——《孙子兵法·九变篇》。这一原则在古代战场上,赋予了将领极大的自主权,让他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,不必拘泥于国君或上司的某些不恰当的命令。
1名言出处与背景
《孙子兵法·九变篇》中明确提到:“城有所不攻,地有所不争,君命有所不受。”而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在《资治通鉴》中也引用了这一原则,进一步阐释了其在历史实践中的应用。
2原则含义与战场应用
这一原则实际上是一种策略与原则的结合。明君圣主通常只遥相节制,赋予将领充分的自主权,而非过度干预前线兵务。战场上,战况瞬息万变,将领往往需要迅速做出决策,因此这一原则显得尤为重要。
3古代案例与现代启示
古代案例中,如诸葛亮在《晋书·帝纪第一》中的论述,便体现了这一原则的智慧。而在现代职场中,这一原则同样具有指导意义。面对特殊情况或突发状况,员工往往需要先行应变处理,事后再请示汇报,这与古代将领在战场上的决策过程异曲同工。
4详细解析与应用场景
以下是关于“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”原则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解析:
场景 | 解析 |
古代战场 | 将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,不必拘泥于国君命令 |
现代职场 | 员工面对突发状况先行应变,事后再请示汇报 |
项目管理 | 项目经理根据项目进展调整计划,必要时可不受上级过度干预 |
紧急救援 | 救援人员根据现场情况迅速决策,不必等待上级指令 |
外交谈判 | 外交官根据谈判进展灵活调整策略,不受国内过度束缚 |
5总结
“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”这一原则,不仅在古代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,更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展现出其智慧与价值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时,应赋予决策者充分的自主权,以灵活应对各种挑战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