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智之乐岂虚言,吴均归隐石门山
作者:申毅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9 03:19:26
阅读125次
“仁智之乐,岂徒语哉”,这句话道出了南北朝吴均在《与顾章书》中对石门山归隐生活的由衷赞美。老师今天就来聊聊这背后的深意。
1仁智之乐非虚言
吴均笔下的石门山,是仁人智士心中的乐土。他因病辞官,寻觅归隐之处,最终选定梅溪之西的石门山。这里峭壁耸立,孤峰蔽日,幽岫含云,深溪蓄翠,蝉吟鹤唳,水响猿啼,和谐动听,组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林画卷。吴均在此筑屋而居,尽享菊花、竹实之趣,发出“仁智之乐,岂徒语哉”的感慨。
2石门山景美如画
吴均运用生动笔触,将石门山的壮丽秀美描绘得淋漓尽致。阴森峭壁、孤峰蔽日、幽邃山洞、深谷青翠,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。而溪流、蝉鸣、云鹤、猿啼,交织成一首首悦耳的山林交响曲,让人仿佛身临其境,感受到那份幽静与和谐。
3归隐之意在避世
吴均选择石门山归隐,实则是为了避开喧嚣尘世,追求淡泊宁静的心境。他对官场的厌恶、对政治的失望,促使他选择了这条归隐之路。而石门山的幽静与美丽,恰好契合了他的心境需求。
4自然之美映心境
吴均通过夸张描绘石门山的自然美景,不仅美化了自己的品格,也构成了崇高完美、超然出俗的典型形象。他用“仁智者”自比,表达了自己对归隐生活的满足与自豪。
以下表格详细列举了吴均在《与顾章书》中描绘的石门山景色及其特点:
景色 | 特点 |
峭壁 | 阴森直立,与云霞争高下 |
孤峰 | 高耸蔽日,独立无援 |
幽岫 | 含云藏雾,深邃莫测 |
深溪 | 蓄翠积绿,清澈见底 |
声音 | 蝉吟鹤唳,水响猿啼,和谐动听 |
吴均在《与顾章书》中通过描绘石门山的壮丽秀美,表达了自己归隐后的满足与自豪,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仁智之乐的非虚言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