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在文言文含义详解,志愿填报专家解读
作者:纪冬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9 19:15:52
阅读94次
文言文中的“即”,含义丰富,掌握它,对于理解古文至关重要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“即”在文言文中的那些意思。
1动词含义
“即”作为动词,主要有三个意思:
走近;靠近;走向。如《诗经·卫风·氓》中的“匪来贸丝,来即我谋”。
到。如《报刘一丈书》中的“即明日,又不敢不来”。
根据;以……为根据。如《原毁》中的“取其一不责二,即其新不究其旧”。
2介词与副词含义
“即”作为介词,意为“就在;当”,如《鸿门宴》中的“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”。作为副词,则有多个意思:
序号 | 意思 | 例句 |
1 | 就;便 | 《狱中杂记》:“情稍重,京兆、五城即不敢专决。” |
2 | 就是 | 《林黛玉进贾府》:“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。” |
3 | 立即;马上 | 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公阅毕,即解貂覆生,为掩户。” |
3连词含义
“即”作为连词,同样有多个意思:
如果;倘若。如《论积贮疏》中的“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,国胡以相恤”。
即使;纵使。如《报刘一丈书》中的“即饥寒毒热不可忍,不去也”。
则;就。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中的“欲匆予,即患秦兵之来”。
4四、基本字义
除了文言文中的用法,“即”在现代汉语中,也有丰富的含义,如“就是”、“当时或当地”、“靠近”等。
5总结
掌握“即”在文言文中的多种含义,对于阅读和理解古文至关重要。希望今天的分享,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个字的用法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