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次鸦片战争具体时间年份
作者:林峰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9 07:31:47
阅读50次
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56年至1860年。这场战争是英、法两国在美、俄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,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,扩大在华侵略利益。让我们详细回顾这场战争的重要节点及影响。
1战争背景与起因
英法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战争,因此被英国人称为“亚罗号战争”,又称“英法联军之役”或“第二次中英战争”。同时,这场战争也被视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。
2重要条约签订
战争期间,中国签订了多项不平等条约,包括《天津条约》、《中俄瑷珲条约》和《北京条约》。这些条约的签订,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。
3战争结束与英法联军撤离
1860年11月,中英、中法《北京条约》签订后,英法联军开始撤离北京。然而,俄国却趁机提出了新的领土要求。
4俄国趁火打劫
俄国驻中国公使伊格纳切夫以“调停有功”为借口,强迫清政府签订了《北京条约》,割让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给俄国,并增开喀什噶尔为商埠。俄国还将由其提出的中俄西部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,进一步扩大了在中国的势力范围。
5俄国最大获利者
1864年,俄国强迫清政府订立《勘分西北界约记》,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,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最大的获利者。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,也加剧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。
战争时间 | 1856年至1860年 |
主要参与国 | 中国、英国、法国、美国、俄国 |
战争起因 | 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 |
主要条约 | 《天津条约》、《中俄瑷珲条约》、《北京条约》 |
最大获利国 | 俄国 |
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屈辱的历史,它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,也为后来的民族危机埋下了伏笔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