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中“本”的多样含义详解
作者:李明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8 20:13:59
阅读49次
在浩瀚的文言世界里,“本”这个字如同一位多面手,承载着丰富的内涵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“本”在文言文中的那些意思,让大家在品读古文时更加游刃有余。
1草木之根,生命之源
“本”最初指的是草木的根,象征着生命的起点与根基。正如《谏太宗十思疏》所言:“臣闻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。”这里的“本”便是树木生长的根基所在。
2树木主干,挺拔之姿
除了草木之根,“本”还引申为树木的干,代表着挺拔与坚韧。柳宗元在《种树郭橐驼传》中写到:“摇其本以观其疏密。”这里的“本”便是指树木的主干。
3根本基础,事物之要
“本”进一步扩展为事物的根本、基础,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核心。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中提到:“王欲行之,刎盍反其本矣。”强调了回归事物本质的重要性。
4农业为本,国之重器
在古代社会,农业是国家之根本。“本”因此被赋予了农业的含义。如《论积贮疏》所言:“今背本而趋末,食者甚众。”警示人们不可忽视农业的重要性。
5本源根源,探究之始
“本”还表示本源、根源,是探究事物起源与本质的起点。韩愈在《原毁》中写到:“为是者有本有原,怠与忌之谓也。”揭示了事物背后的深层原因。
以下是“本”在文言文中部分含义的详细列表:
序号 | 含义 | 例句 |
1 | 草木的根 | 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臣闻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。 |
2 | 树木的干 | 柳宗元《种树郭橐驼传》:摇其本以观其疏密。 |
3 | 根本;基础 | 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王欲行之,刎盍反其本矣。 |
4 | 指农业 | 《论积贮疏》:今背本而趋末,食者甚众。 |
5 | 本源;根源 | 《原毁》:为是者有本有原,怠与忌之谓也。 |
“本”在文言文中含义丰富,是理解古文不可或缺的关键字。掌握这些含义,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品读文言经典,领略古代文化的魅力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