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赖宁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 发布时间:2025-02-08 19:27:00 阅读123次
在古文中,“振”字常常承载着多重含义,而在《荆轲刺秦王》中的“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”一句,其“振”字通“震”,意为惊恐。今天,老师就来为大家详细解读这一通假现象,并带大家领略古汉语中“振”字的丰富内涵。序号 | 含义 | 例句 |
---|---|---|
1 | 举;举起 | 《过秦论》:“振长策而御宇内。” |
2 | 抖动 | 《屈原列传》:“新浴者必振衣。” |
3 | 奋起;振作 | 《教战守策》:“痿蹶而不复振。” |
4 | 整顿 | 《史记·主父偃传》:“诸侯春振旅,秋治兵。” |
5 | 通“赈”,救济 | 《论积贮疏》:“大命将泛,莫之振救。” |
6 | 通“震”,震动 | 《张衡传》:“如有地动,尊则振龙。” |
7 | 通“震”,惊恐 | 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秦武阳色变振恐。”(本文例句) |
8 | 通“震”,威吓 | 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振之以威怒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