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律长征地名详解及排序
作者:秦晓雨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4 00:00:41
阅读51次
《七律·长征》中的地名排序依次为:五岭、乌蒙、金沙、大渡、岷山。这些地名不仅见证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,也凝聚了那段不朽的历史记忆。
1地名排序及意义
在毛泽东的这首七律中,地名按照红军长征的行军路线进行排序。从五岭的绵延不绝,到乌蒙的磅礴气势,再到金沙江的波涛汹涌、大渡河的铁索寒光,最后以岷山的千里雪景收尾,每一地名都承载着红军战士的英勇与无畏。
2地名详解
序号 | 地名 | 地理位置及特点 |
1 | 五岭 | 指大庾岭、骑田岭、都庞岭、萌渚岭、越城岭,横亘在江西、湖南、两广之间。 |
2 | 乌蒙 | 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,气势雄伟。 |
3 | 金沙 | 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县之间的一段,浊浪滔天。 |
4 | 大渡 | 大渡河上的铁桥,特别是泸定桥,形势险要。 |
5 | 岷山 | 位于四川和甘肃边界,海拔四千米左右,千里雪景。 |
3长征精神
这些地名不仅是地理坐标,更是长征精神的见证。红军战士们面对重重困难,不畏艰难险阻,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,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。这种精神,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。
4总结
通过《七律·长征》中的地名排序和详解,我们不仅了解了红军长征的行军路线和地理环境,更深刻体会到了长征精神的伟大和崇高。这种精神,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