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华大学校名起源与演变
作者:刘晓婷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4-12-01 21:51:13
阅读184次
清华大学,这所中外闻名的高等学府,其名字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清华一词,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晋谢混的《游西池》诗,“景昃鸣禽集,水木湛清华”,原意是感叹时光流逝,后来引申为“水木清华”,象征着池水清澈、树木华美。
清华学府的命名历程,也是一部历史的长卷。明万历年间,就有了名为清华园的皇家园林。到了清康熙年间,熙春园的建立,再到咸丰帝亲书匾额改为“清华园”,清华的名字与皇家园林紧密相连。而清华学堂的成立,则是清华教育事业的开端,它标志着清华从皇家园林走向现代教育。
清华大学的名称演变,更是充满了时代的印记。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,这是清华走向现代教育的重要一步。而在1928年,国民政府掌控北京后,准备改办大学,由于清华接收了美国退还的庚款,最终定名为国立清华大学,这标志着清华正式成为一所国立大学。新中国成立后,去掉“国立”二字,更名为清华大学,这是清华历史的新篇章,也是清华发展的新起点。
清华大学的命名,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,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。它承载着清华人的梦想与追求,也展现了清华人的坚韧与执着。如今,清华大学已经成为培养未来领导者和创新者的摇篮,它的名字也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永放光芒。
下面,我们通过一张表格来详细了解一下清华大学名称的演变历程:
时间 | 名称/事件 | 备注 |
---|
东晋 | 谢混作《游西池》诗,有“水木湛清华”之句 | 清华一词的起源 |
明万历年间 | 建皇家园林清华园(今畅春园),后废 | 清华园的建立与废弃 |
清康熙年间 | 建熙春园,后分为近春园、熙春园两部 | 熙春园的建立与分割 |
清咸丰年间 | 咸丰帝为熙春园亲书匾额改为“清华园” | 清华园名字的由来 |
1910年 | 游美学务处将附属肄业馆改为清华学堂 | 清华学堂的成立 |
1928年 | 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| 国立清华大学的命名 |
1949年 | 新中国成立后,去掉“国立”二字,命名为清华大学 | 清华大学的最终命名 |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