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中“方”的多样含义解析
作者:孟杰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9 22:08:28
阅读44次
在浩瀚的文言文世界里,“方”这个字犹如一位多面手,以其丰富的内涵穿梭于古今之间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“方”在文言文中的那些意思,让你一次性看个明白!
1基本形状:方形与立体
“方”最直观的含义便是方形,无论是《诗经》中的“方之舟之”,还是数学上的平方、开方,都展现了它作为形状的基本属性。
2品德象征:正直与方正
在文言文中,“方”还常用来形容人的品行端正,如《屈原列传》中的“方正之不容也”,便是对其高尚品德的赞誉。
3方向与方位:指引迷航
“方”亦指方向、方位,如《赤壁赋》中的“不知东方之既白”,让人仿佛看到了江面上那抹初升的阳光。
4方法与策略:智谋的体现
在军事、政治等领域,“方”又化身为方法与策略,如《赤壁之战》中的“助画方略”,展现了智者的运筹帷幄。
5区域与地方:广袤的天地
“方”还可以表示区域、地方,如《六则》中的“有朋自远方来”,让人感受到友情的温暖与地域的辽阔。
以下是更为详细的表格,列举了“方”在文言文中的多种含义:
序号 | 含义 | 例句 |
---|
1 | 两船相并,并排竹木筏 | 《诗经·谷风》:“就其深矣,方之舟之。” |
2 | 方形 | 《促织》:“形若土狗,梅花翅,方首,长颈。” |
3 | 正直 | 《屈原列传》:“方正之不容也。” |
4 | 方向;方位 | 《赤壁赋》:“不知东方之既白。” |
5 | 区域;地方 | 《六则》: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。” |
“方”在文言文中真是一个含义丰富的字眼,它既是形状的象征,也是品德的标杆,更是方法与策略的智慧结晶。掌握这些含义,定能让你在文言文的世界里游刃有余!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