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概览
作者:贾晨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1-29 23:03:29
阅读63次
第二次鸦片战争,是英法联合侵华的一场战争,得到了俄美两国的支持。这场战争的结果,是中国与这四个国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,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了严重侵犯。我们就来详细看看这些条约到底有哪些内容。
《天津条约》系列:
1858年,英法美俄四国分别与中国签订了《天津条约》。英国条约中,不仅要求公使驻京、增开通商口岸,还允许英国人在内地游历通商,甚至赔偿白银四百万两。法国的条约则额外要求允许天主教在内地自由传教。俄国的条约更是割去了我国大片领土,包括外兴安岭以南和黑龙江以北的地区。而美国的条约则主要是扩大了最惠国待遇。
《北京条约》系列:
1860年,英法两国又分别与中国签订了《北京条约》。英国不仅要求开放天津为商埠,还割占了九龙司地方一区,并增加了赔款至八百万两。法国的条约内容与之类似,也要求开放天津,并准许法国传教士在各省自由活动。
其他重要条约:
中俄还在1860年签订了《北京条约》,将更多中国领土割让给了俄国。而在此后的几年中,中美、中葡、中俄等国还陆续签订了其他不平等条约,如《续增条约》、《伊犁条约》等,进一步侵犯了中国的权益。
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,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。外国侵略势力不仅扩大到了沿海各省,还深入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。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为屈辱的时期,也是我们应该铭记的历史教训。
签订时间 | 签约国家 | 条约名称 | 主要内容 |
---|
1858年 | 中英 | 《天津条约》 | 英国公使驻京、增开通商口岸等 |
1858年 | 中法 | 《天津条约》 | 允许天主教在内地自由传教等 |
1858年 | 中俄 | 《瑷珲条约》 | 割让外兴安岭以南等地给俄国 |
1860年 | 中英 | 《北京条约》 | 开放天津为商埠、割占九龙司等 |
1860年 | 中法 | 《北京条约》 | 开放天津为商埠等 |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