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知无远近题材解析
作者:冉杰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4 01:59:51
阅读52次
相知无远近是什么题材? 
这是一首送别诗的题材。唐代诗人张九龄在《送韦城李少府》中,以深情而豪迈的笔触,诠释了友情的真谛——“相知无远近,万里尚为邻”。
1诗歌原文及译文
张九龄的这首送别诗,全文如下:
送韦城李少府
送客南昌尉,离亭西候春。
野花看欲尽,林鸟听犹新。
别酒青门路,归轩白马津。
相知无远近,万里尚为邻。
译文简述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情景,强调了真挚友情不受空间限制的主题。
2作者介绍
张九龄(678─740),唐代著名政治家、诗人,韶州曲江(今广东韶关市)人。他的仕途颇为顺畅,曾任宰相,以正直敢言著称。
3诗歌背后的情感
此诗不仅是对友人离别的感伤,更是对友情跨越时空限制的赞美。它告诉我们,真正的朋友,无论相隔多远,心始终相连。
4诗歌的艺术特色
张九龄善用自然景象烘托情感,如“野花看欲尽,林鸟听犹新”,既描绘了春天的美景,又暗含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。而“相知无远近,万里尚为邻”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,简洁有力,情感深邃。
5诗歌的社会意义
此诗不仅是对个人友情的抒发,更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。它鼓励人们在面对离别时,保持乐观态度,珍惜彼此间的情谊,不受地域限制。
以下是关于张九龄及其作品的详细表格:
项目 | 详情 |
---|
作者姓名 | 张九龄 |
生卒年份 | 678─740 |
籍贯 | 韶州曲江(今广东韶关市) |
主要职务 | 宰相、中书令等 |
代表作品 | 《送韦城李少府》等 |
张九龄的这首诗,不仅是对友情的深情颂扬,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阐述,值得我们细细品味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