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畏浮云遮望眼出处及深度解析
作者:陆雪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15 04:11:23
阅读38次
“不畏浮云遮望眼”这句经典诗句出自宋代大文豪王安石的《登飞来峰》。这句诗不仅意境深远,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,值得我们细细品味。
1出处与背景
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期结束后,返回江西临川故里,途经杭州时,有感而发,写下了这首《登飞来峰》。诗中“不畏浮云遮望眼,自缘身在最高层”一句,更是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句。
2原文与译文
原文 | 译文 |
飞来山上千寻塔,闻说鸡鸣见日升。 | 飞来峰上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塔,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到旭日初升。 |
不畏浮云遮望眼,自缘身在最高层。 | 不怕浮云遮住我的视线,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。 |
3哲理分析
这句诗寓意深远,它告诉我们,只要站得高,看得远,就不会被眼前的困难所迷惑。正如老师常说的,人生路上,我们会遇到各种浮云,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,勇往直前,就一定能够突破重重阻碍,实现自己的梦想。
4与苏轼诗句的对比
王安石的这句诗与苏轼的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两者都通过描绘身处不同位置所见景象的差异,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。苏轼的诗句强调要跳出局限,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;而王安石的诗句则强调要站得高、看得远,不被眼前所迷惑。
5总结
“不畏浮云遮望眼”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,更是一句富含哲理的人生格言。它告诉我们,在人生的道路上,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志向,勇往直前,不畏艰难,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。希望我们都能像王安石一样,站在人生的最高层,俯瞰世界,勇往直前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