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出处详解"
作者:任雪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18 19:50:09
阅读49次
“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”,这句流传千古的成语,直接点明了古代军事将领在外作战时的灵活应变原则。它源自《孙子兵法·九变篇》,是军事策略中极为重要的一环。
1成语出处与释义
此成语出自春秋时期的军事家孙武所著的《孙子兵法》,具体表述为:“城有所不攻,地有所不争,君命有所不受。”意味着将领在远离君王的情况下,应根据战场形势灵活决策,不必事事请示,以免错失战机。
2成语背后的军事智慧
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,战机稍纵即逝。将领需具备独立判断与快速决策的能力,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。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古代战场,更在现代社会中的企业管理、危机处理等方面展现出其深远意义。
3现代引申与应用
在职场中,面对突发状况或特殊情况,员工也需具备“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”的精神。即在确保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,灵活应变,先行处理,事后再向领导汇报。这种自主性与责任感是职场成功的关键。
4《孙子兵法》简介
作为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的瑰宝,《孙子兵法》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,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之一。其博大精深的内容、精邃富赡的思想、缜密严谨的逻辑,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5详细表格
项目 | 详情 |
成语名称 | 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 |
出处 | 《孙子兵法·九变篇》 |
作者 | 孙武 |
成书时间 | 春秋时期 |
现代引申义 | 职场中灵活应变,先行处理,事后再汇报 |
“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”不仅是古代军事智慧的结晶,更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与态度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