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吕志强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 发布时间:2025-02-19 00:00:56 阅读59次
中庸之道,简而言之,就是待人处世时不偏不倚,调和折中的态度。这一思想源自《论语·雍也》,孔子曾赞叹:“中庸之为德矣,其至矣乎!”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这中庸之道。序号 | 金句 | 解析 |
---|---|---|
1 | “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” | 遵循天性而行即为道,修行明道即为教化。 |
2 | “好问而好察迩言;隐恶而扬善,执其两端,用其中於民。” | 善于请教,体察浅近之言,把握事情正反两面,采用中庸之道。 |
3 | “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” | 广泛学习,详细询问,慎重思考,明确辨别,踏实实践。 |
4 | “自诚明,谓之性;自明诚,谓之教。诚则明矣,明则诚矣。” | 由诚恳而明白事理是天性,由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是教育的结果。 |
5 | “唯天下至诚,为能尽其性;...” | 只有天下最诚心的人,才能完全发挥本性,进而发扬他人与事物的本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