征集志愿与补录的关键差异解读
作者:潘志伟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4-11-20 04:51:45
阅读117次
许多学生和家长对征集志愿和补录的概念模糊不清,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析这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。
时间上的差异是征集志愿和补录最显著的区别之一。征集志愿通常发生在每一批次的平行志愿录取结束之后,也就是在七、八月份。这是因为每批次录取后,总会有部分上线考生未被录取,或者部分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。这时,招生考试机构会公布缺额计划,让未被录取的考生有机会再次填报志愿。而补录则发生在新生入学后,通常在九、十月份。这是因为有些被录取的学生未去学校报到,或者报到后放弃,导致学校招生计划未达到,所以高校会进行补充录取。
涉及的院校类型也有所不同。征集志愿涵盖各个批次的院校,无论是重点大学还是普通本科,都有可能出现在征集志愿的名单中。而补录则主要集中在三本院校和高职专科院校,这是因为这些学校的新生报到缺失率较高。
为了更直观地理解,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对比表格:
项目 | 征集志愿 | 补录 |
---|
时间 | 七、八月份 | 九、十月份 |
涉及院校 | 各个批次院校 | 三本及高职专科院校 |
填报方式 | 远程网上填报 | 通常由高校组织 |
机会次数 | 通常只有一次 | 根据高校情况而定 |
主要目的 | 让未录取考生有机会,完成高校招生计划 | 补充因未报到或放弃而产生的空缺 |
征集志愿和补录虽然都是为考生提供额外的录取机会,但它们在时间和涉及的院校上存在显著差异。希望同学们能够准确把握这两个概念,合理规划自己的志愿填报策略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