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破山河在背景揭秘 安史之乱详解
作者:潘志伟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10 11:24:37
阅读54次
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”,这句诗道出了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的深切感慨。那么,这段历史的背景是什么呢?
1安史之乱概述
安史之乱,是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的一场大规模内战,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,旨在争夺唐朝的统治权。这场内战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,导致人口大量丧失,国力锐减。
2战乱时间线
以下是安史之乱的关键时间节点:
时间 | 事件 |
755年12月16日 | 安禄山起兵叛乱 |
756年6月 | 叛军攻陷潼关,唐玄宗逃往四川 |
756年7月 | 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,为唐肃宗 |
756年春 | 杜甫被困长安,写下《春望》 |
763年2月17日 | 安史之乱结束 |
3杜甫与《春望》
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,身处沦陷的长安,亲眼目睹了城市的萧条与零落。他深感国破家亡之痛,写下了这首《春望》。诗中不仅描绘了长安的凄惨景象,更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挂念和对国事的忧虑。
4安史之乱的影响
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深远。它不仅削弱了唐朝的国力,还导致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安。这场内战也加速了唐朝的衰落,为后来的五代十国时期埋下了伏笔。
5总结
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”背后的历史背景是安史之乱。这场内战对唐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也催生了杜甫这样的传世佳作。通过了解这段历史,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杜甫的诗歌和他的忧国忧民之情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