瓦窑堡会议: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起点
作者:彭丽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10 07:29:28
阅读39次
2025年,当我们回望历史,不得不提的是1935年12月召开的瓦窑堡会议。这次会议,是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举行的一次关键性政治局扩大会议,它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形成。
1会议背景与意义
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,大规模的抗日民主运动重新高涨。瓦窑堡会议在此背景下召开,旨在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。会议不仅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经验,更批判了“左”倾关门主义,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,为后续的抗日斗争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2会议内容与成果
会议详细讨论了党的政治策略问题,解决了遵义会议未及解决的难题。通过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,会议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。同时,会议还强调了汲取大革命教训,确保党在新时期掌握政治主动权。
3会议成员
姓名 | 职务 |
---|
毛泽东 | 中共中央主席 |
张闻天 | 中共中央总书记 |
周恩来 |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|
刘少奇 |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|
秦邦宪 |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|
4会议影响
瓦窑堡会议不仅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,还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经验教训后的成熟与创造力。会议成果为后续的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。
5总结
瓦窑堡会议,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起点,其历史意义深远。会议内容、成果及影响,至今仍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思考。它不仅是中共历史上的重要节点,更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一环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