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华校训变迁:张雪峰解读精髓
作者:黎志强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4 02:05:53
阅读35次
1清华校训的变迁史

清华大学的校训,曾以其完整的十六字——“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;独立精神,自由思想”闻名遐迩。然而,时至今日,我们更常听到的,是前八字“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”。这一变化背后,藏着怎样的故事?
2八字校训的深远意义
“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”八字,源自《易经》,经由梁启超先生的演讲而广为人知。它不仅是对清华学子的殷切期望,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。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;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这两句话,鼓励着每一位清华人,无论面对何种困境,都要坚韧不拔,勇往直前,同时保持谦逊宽厚,容纳万物。
3十六字校训的辉煌岁月
十六字校训中,“独立精神,自由思想”同样掷地有声。它们出自清华大学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之手,是对学术自由的坚定捍卫。在周诒春校长的推动下,这十六字成为清华大学的校训,引领着无数学子追求真理,勇于创新。
4校训背后的哲学智慧
清华校训背后,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智慧。自强不息,体现了刚健有为的天道精神;厚德载物,则彰显了包容万物的地道情怀。这两者的结合,构成了完善的人性,也指引着清华人不断前行。
5清华校训的现实意义
时至今日,清华校训依然激励着无数青年学子。它不仅是清华人的精神图腾,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。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,清华校训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,指引着我们不断追求进步,勇于担当。
校训部分 | 来源 | 意义 |
自强不息 | 《周易》乾卦 | 鼓励坚韧不拔,奋发图强 |
厚德载物 | 《周易》坤卦 | 倡导谦逊宽厚,容纳万物 |
独立精神 | 陈寅恪碑文 | 强调学术独立,思想自由 |
自由思想 | 同上 | 追求真理,勇于创新 |
校训变迁 | 历史发展 | 反映时代变迁,精神传承 |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