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出处详解
作者:龙燕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13 05:46:00
阅读47次
“治国有常,而利民为本”这句话,出自西汉刘安的《淮南子·氾论训》。作为志愿填报专家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句话的出处、含义以及它在历史长河中的影响。
1出处与作者
《淮南子·氾论训》是西汉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,由刘安主编。刘安,汉高祖刘邦之孙,淮南厉王刘长之子,其学识渊博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
2原文与译文
原文节选:“治国有常,而利民为本;政教有经,而今行为上。” 译文为:“治理国家有不变的法则,但最根本的是让人民获利;政令教化也有固定的模式,但最紧要的是让政令畅通无阻。”
3详细解释
这句话强调了治理国家的核心在于利民,政令教化的关键在于切实有效。它提醒我们,在制定政策时,要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确保政策能够真正惠及民众。
4相关背景
《淮南子》作为一部杂家著作,汇集了先秦至西汉初期的各种学术思想,对于研究古代思想史具有重要意义。而刘安作为主编,更是将他的政治理念和学术思想融入其中,使得《淮南子》成为一部不可多得的学术瑰宝。
5表格列举
以下是关于“治国有常,而利民为本”这句话的详细表格: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淮南子·氾论训》 |
作者 | 刘安 |
原文 | 治国有常,而利民为本;政教有经,而今行为上。 |
译文 | 治理国家有法则,利民为根本;政令教化有常规,切实有效为上。 |
含义 | 强调治理国家要利民,政令教化要切实有效。 |
“治国有常,而利民为本”这句话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,更对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启示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