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言可畏下一句详解及典故
作者:纪华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7 18:47:08
阅读122次
人言可畏下一句是什么?众口铄金。 
这句成语背后蕴含了深刻的道理,尤其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,更显得意义非凡。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这句成语的内涵及其背后的典故。
1成语由来
“人言可畏”出自《诗经·郑风·将仲子》,原句为“人之多言,亦可畏也”。阮玲玉作为首位将这四个字连成成语的人,用其生命的终结,深刻诠释了这一成语的悲剧色彩。她的遗言,不仅是对个人遭遇的无奈控诉,更是对社会舆论力量的深刻反思。
2典故解析
古时候,有个名叫仲子的青年与一姑娘相爱,欲私下相会。然而,姑娘因惧怕父母与兄长的责骂,更担心邻里间的风言风语,多次婉拒仲子的请求。这一典故,生动展现了“人言可畏”的社会现象,即在传统社会背景下,个人的言行举止往往受到周围舆论的严格约束。
3现实映射
在当今社会,虽然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但“人言可畏”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。网络暴力、谣言传播等事件频发,不仅损害了个人的名誉与利益,更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。因此,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言论的力量,学会理性表达,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。
4应对策略
面对“人言可畏”的困境,个人应学会自我调适,保持内心的坚定与自信。同时,社会各界也应加强监管,打击谣言传播与网络暴力行为,共同维护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。
5总结
“人言可畏,众口铄金”。这句成语不仅是对古代社会舆论力量的深刻描绘,更是对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现象的警醒。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教训,学会理性表达与自我调适,共同营造一个健康、和谐的社会环境。以下表格列举了关于“人言可畏”的几个关键点:
关键点 | 说明 |
---|
成语由来 | 出自《诗经》,阮玲玉用生命诠释 |
典故解析 | 仲子与姑娘的爱情故事 |
现实映射 | 网络暴力、谣言传播等社会问题 |
应对策略 | 个人调适与社会监管并重 |
总结 | 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|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