置之不理含义及实用例句解析
作者:罗阳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19 00:04:14
阅读29次
置之不理,这一成语意指对某人或某事采取冷漠态度,不予理睬。它源自清代黄小配的《廿载繁华梦》第十六回,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对某些事物不屑一顾的情景。
1成语释义与出处
置之不理,原意即将事物放置在一边,不予关注或回应。这种态度往往带有贬义,暗示着一种冷漠或无视他人感受的行为。其出处《廿载繁华梦》中,邓仪卿面对种种非议,选择置之不理,展现了这一成语的生动应用。
2近义词与反义词辨析
近义词如置若罔闻、束之高阁、置之度外,均表达了忽视、不顾的态度。而反义词如另眼相看、刮目相看,则强调了对人或事的重视与重新评价。
3成语用法与示例
置之不理通常作为谓语、宾语使用,连动式结构,含贬义。以下是一些实用例句:
面对医生的戒烟建议,他却置之不理,最终患上了严重的肺病。
老师对同学们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置之不理,保持了教育的原则性。
4详细例句表格
序号 | 例句 |
1 | 医生劝小张戒烟,他却置之不理,结果得了很严重的肺病。 |
2 | 老师对同学们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置之不理。 |
3 | 对于劳动人民的疾呼,你不能置之不理。 |
4 | 老板对她的要求充耳不闻,置之不理。 |
5 | 他对一切有关金钱的要求都置之不理。 |
5总结与应用
置之不理这一成语,不仅是对冷漠态度的生动描绘,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警惕的行为模式。在面对他人的建议、请求或批评时,我们应保持开放的心态,积极回应,而非置之不理。这样,我们才能建立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,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