罄竹难书含义及主人公揭秘
作者:纪冬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15 14:12:05
阅读119次
罄竹难书,这成语说的是罪行多得连竹子都不够用来记录。直接回答标题的问题,它原本用来形容隋炀帝的罪恶滔天,出自《旧唐书•李密传》。
1成语由来
据《吕氏春秋·季夏纪》记载,“此皆乱国之所生也,不能胜数,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。”这句话意味着即便是把荆越地区的竹子全用完,也写不完那些因国家混乱而生的罪行。到了《旧唐书•李密传》中,李密数说隋炀帝的十大罪状,更是用了“罄南山之竹,书罪未穷;决东海之波,流恶难尽”的夸张手法,形象地描绘了罪行之多。
2现代释义
如今,“罄竹难书”一词多用于形容罪恶极多,难以计数。虽然理论上也有正面用法,比如形容善行或功绩极多,但在实际生活中,这样的用法较为少见,以免引起误解。
3详细解释表格
成语 | 罄竹难书 |
出处 | 《吕氏春秋》及《旧唐书•李密传》 |
原意 | 罪行多得连竹子都不够用 |
现代用法 | 形容罪恶极多 |
主人公 | 隋炀帝(经李密数说其罪行) |
反义词 | 丰功伟绩、寥寥可数等 |
4注意事项
在使用“罄竹难书”时,务必注意语境,避免在正面场合误用,造成不必要的尴尬。毕竟,这成语承载的是对罪恶深重的强烈谴责。
5总结
“罄竹难书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。它让我们铭记那些罪恶滔天的过往,也提醒我们珍惜和平,远离罪恶。在了解它的由来和含义后,我们更应谨慎使用,避免误解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