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“导”字含义详解
作者:任晨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8 18:58:37
阅读64次
同学们,今天咱们来聊聊文言文中的“导”字,这个字在古文中可是个多面手,含义丰富多样。
1总体概述
“导”在文言文中,主要作为动词和名词出现,其含义涵盖了引导、开导、向导、发引发以及疏通等多个方面。咱们就一一解析。
2动词含义一:引导、指导
就像咱们现在说的“导游”一样,古时的“导”也有引导之意。《柳毅传》中就有“子有何术可导我耶?”的句子,这里的“导”就是引导、指导的意思。
3动词含义二:开导、劝导、启发
“导”还可以表示开导、劝导,让人明白事理。《狱中杂记》中提到“然后导以取保,出居于外”,这里的“导”就是开导、劝导的意思。
4名词含义:向导
作为名词,“导”可以指向导,为人引路。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中有“乌孙发导译送骞还”的句子,这里的“导”就是向导的意思。
5动词含义三:发、引发
“导”还可以表示发、引发,引出某种情况或结果。《原君》中的“非导源于小儒乎?”就是此意。
6动词含义四:沿着、顺着
在《庖丁解牛》中,“批大郤,导大窾,因其固然”,这里的“导”表示沿着、顺着的意思。
7动词含义五:疏通
“导”还可以表示疏通,如《书·禹贡》中的“导岍及岐,至于荆山”,就是疏通山川的意思。
含义 | 词性 | 例句 |
引导、指导 | 动词 | 《柳毅传》:“子有何术可导我耶?” |
开导、劝导 | 动词 | 《狱中杂记》:“然后导以取保,出居于外。” |
向导 | 名词 | 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“乌孙发导译送骞还。” |
发、引发 | 动词 | 《原君》:“非导源于小儒乎?” |
沿着、顺着 | 动词 | 《庖丁解牛》:“批大郤,导大窾,因其固然。” |
疏通 | 动词 | 《书·禹贡》:“导岍及岐,至于荆山。” |
同学们,这就是“导”在文言文中的几大主要含义,大家可要好好记住哦!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