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“妄”字含义详解
作者:马琪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10 00:30:01
阅读49次
谈及文言文中的“妄”字,其含义颇为丰富,今日便为大家一一道来。
1核心含义概览
“妄”在文言文中,主要涵盖四大方面:胡乱、随便;虚妄、荒诞;行为不正、不法;以及与“亡”通假。这些含义,在不同语境中各有体现。
2胡乱;随便
如《书博鸡者事》中,“且复妄言,我当焚汝庐,戕汝家矣。”这里的“妄言”便是胡乱说话之意,透露出说话者的轻率与不羁。
3虚妄;荒诞
再看《兰亭集序》中的“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。”此处的“妄作”意指荒诞不经的行为或言论,凸显了作者对生命态度的深刻洞察。
4行为不正;不法
《左传·哀公二十五年》中提到,“彼好专利而妄。”这里的“妄”则是指行为不端、不法之举,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。
5通“亡”
“妄”在某些情况下还与“亡”通假,虽不常见,但也体现了古汉语中字词的灵活性。
6详细含义列表
序号 | 含义 | 例句 |
1 | 胡乱;随便 | 《书博鸡者事》:“且复妄言,我当焚汝庐,戕汝家矣。” |
2 | 虚妄;荒诞 | 《兰亭集序》:“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。” |
3 | 行为不正;不法 | 《左传·哀公二十五年》:“彼好专利而妄。” |
4 | 通“亡” | (无具体例句,但见于古籍注释) |
5 | 衍生词汇 | 妄人(无知妄为的人)、妄言(乱说)等 |
“妄”字在文言文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,理解其多重含义,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把握古代文献的精髓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