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“疾”字多义详解
作者:邵丽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8 07:17:35
阅读94次
在浩瀚的文言文中,“疾”字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承载了丰富的内涵与多样的情感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在文言文中频繁出现的“疾”字,看看它究竟有哪些意思。
1疾病之本义
“疾”字最初的含义便是疾病,指身体的不适或病症。《扁鹊见蔡桓公》中的“君有疾在腠里,不治将恐深”,便是对此义的生动诠释。
2生病之状态
由疾病引申,“疾”又表示生病、患病的状态。《荀子·天论》有云:“寒暑不能使之疾”,意指寒暑等自然条件无法让人生病。
3弊病与缺点
“疾”还常用来指代毛病、缺点。《公输》中的“必为有窃疾矣”,便是对某人存在偷盗缺点的指责。
4四、疾苦与憎恨
“疾”还表达了疾苦、痛苦的情感,以及对某人或某事的痛心、憎恨。《西门豹治邺》中询问民之所疾苦,便是关心百姓的痛苦;《屈原列传》中的“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”,则是对君王昏庸的痛恨。
5五、妒忌与迅速
“疾”还有妒忌、嫉妒之意,如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中的“疾之”,便是庞涓对孙膑才能的嫉妒。同时,“疾”也表示快、迅速,如《触龙说赵太后》中的“曾不能疾走”,以及王维《观猎》中的“草枯鹰眼疾”,均体现了“疾”的快速之意。
以下是“疾”字在文言文中的详细含义表格:
序号 | 含义 | 例句 |
1 | 病;疾病 | 《扁鹊见蔡桓公》:君有疾在腠里 |
2 | 生病;患病 | 《荀子·天论》:寒暑不能使之疾 |
3 | 毛病;缺点 | 《公输》:必为有窃疾矣 |
4 | 疾苦;痛苦 | 《西门豹治邺》:会长老,问民之所疾苦 |
5 | 痛心;憎恨 | 《屈原列传》: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|
“疾”字在文言文中含义丰富,既关乎身体健康,又涉及情感表达,更体现了古人对世界的细腻感知与深刻思考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