岳阳楼记通假字详解与词类活用
作者:龙燕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5 13:05:03
阅读39次
《岳阳楼记》这篇经典古文,不仅文采斐然,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。今天,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其中的通假字和词类活用现象,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佳作。
通假字解析
在《岳阳楼记》中,有两个典型的通假字。首先是“百废具兴”中的“具”,这里通“俱”,意为“全、都”,形象描绘了岳阳楼重修后,各项事务都兴盛起来的景象。另一个是“属予作文以记之”中的“属”,通“嘱”,表示委托、嘱咐,传达了滕子京对作者的殷切期望。
词类活用探讨
《岳阳楼记》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也非常丰富。例如,“百废具兴”中的“废”本是动词,表示荒废,但在这里用作名词,指代荒废了的事业。又如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,其中的“先”和“后”原是名词,但在这里用作状语,表示“在……之前”和“在……之后”,深刻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。
“滕子京谪守巴陵郡”中的“守”,本是名词,指郡的长官,但在这里用作动词,表示滕子京被贬谪到巴陵郡做郡守。还有“忧谗畏讥”中的“谗”和“讥”,原是名词,指别人的坏话和讥讽,但在这里用作动词,表示担忧别人的谗言和讥讽。这些词类活用现象不仅丰富了文章的表达方式,也深化了文章的思想内涵。
《岳阳楼记》作为一篇经典古文,其通假字和词类活用现象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品味。通过探讨这些语言现象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佳作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