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“知”字含义详解
作者:刘洋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7 15:31:38
阅读50次
在浩瀚的文言文中,“知”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,承载着丰富的内涵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字的多种含义,让你在古文阅读中更加游刃有余。
1知的基本字义
“知”在文言文中,首要之意便是“懂得,了解”。比如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中的“百姓闻之,知与不知,无老壮皆为垂涕”,这里的“知”便是了解的意思。“知”还有主持、管理,识别、区别,赏识,要好,感到、察觉等多重含义。
2知的动词含义
序号 | 含义 | 例句 |
1 | 懂得,了解 | 百姓闻之,知与不知,无老壮皆为垂涕。——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 |
2 | 主持;管理 |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,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。——《国语·越语上》 |
3 | 识别;区别 | 孪子之相似者,唯其母能知之。——《淮南子》 |
4 | 赏识 | 含愁更奏绿绮琴,调高弦绝无知音。——《有所思》 |
5 | 感到,察觉 | [君主]又损其生以资天下之人,而终不自知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情欲》 |
3知的名词含义
“知”作为名词时,可表示知识、知觉、知己等。如《论语·子罕》中的“吾有知乎哉?无知也”,这里的“知”便是知识的意思。而“知觉”则是指草木等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,“知己”则是指彼此了解、交好的人。
4知的特殊用法
值得一提的是,“知”在文言文中还有一些特殊用法。比如通“智”,表示智慧、才智;还可作古地名,如“知州”、“知县”等。这些特殊用法虽不常见,但在特定语境下却不可或缺。
5总结
“知”字在文言文中含义丰富多样,既有动词含义,又有名词含义,还有特殊用法。掌握这些含义,对于深入理解古文、提高阅读水平大有裨益。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对你有所帮助,让你在古文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!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