忆江南词牌解析与常用词牌一览
作者:秦霖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4-12-14 00:18:49
阅读108次
忆江南,词中经典,你了解多少? 
忆江南,这不仅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,更是词坛上一块璀璨的瑰宝。初名《谢秋娘》,又名《江南好》、《望江南》等,每一个名字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与情感。这词牌原本单调,二十七字,五句三平韵,简洁却不失韵味。自北宋起,更有双调出现,变化之中更显丰富。
词牌起源,故事多多
说到忆江南的起源,那可真是一段佳话。相传,这词牌最早是唐代宰相李德裕为悼念爱妾谢秋娘所作,故得名《谢秋娘》。后来,因为白居易的词中有“能不忆江南”句,便改名为《忆江南》。这不仅仅是一次名字的变更,更是文化传承与情感寄托的体现。
常用词牌,一网打尽
除了忆江南,词坛上还有许多其他常用的词牌。比如小令中的《十六字令》、《捣练子》;中调里的《钗头凤》、《蝶恋花》;以及长调中的《满江红》、《水调歌头》等。每一个词牌都有其独特的韵律和风格,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。
词牌格式,一探究竟
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词牌的朋友来说,格式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。忆江南的正体单调格式为二十七字,五句三平韵。而双调格式则更为复杂,但同样富有魅力。掌握这些格式,不仅能帮助你更好地欣赏词作,还能为你自己的创作提供灵感。
总结
忆江南作为词坛经典之一,其魅力不言而喻。从起源到发展,从单调到双调,再到那些与之相伴的常用词牌,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。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你打开一扇通往词坛的大门,让你在欣赏与创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。
词牌名 | 别名 | 字数 | 句数 | 韵数 | 备注 |
---|
忆江南 | 谢秋娘、江南好等 | 27 | 5 | 3 | 原为单调,后发展出双调 |
十六字令 | 无 | 16 | 4 | 2 | 小令中的经典 |
蝶恋花 | 鹊踏枝、凤栖梧等 | 60 | 8 | 6 | 中调中的佼佼者 |
满江红 | 上江虹、念良游等 | 93 | 8或9 | 7或8 | 长调中的代表作 |
水调歌头 | 元会曲、凯歌等 | 95 | 16 | 9 | 苏轼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使其名扬四海 |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