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中“食”的多元含义详解
作者:纪冬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9 23:01:37
阅读55次
在浩瀚的文言文世界里,“食”这个字可谓是多姿多彩,承载着丰富的内涵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在古文中频繁出现的字眼,看看它到底有哪些意思。
一、吃的动作与食物本身
在文言文中,“食”最直接的意思就是吃,比如《寡人之于国也》中的“不违农时,谷不可胜食也”,这里的“食”就是吃的意思。同时,它还可以指代吃的东西,即食物,如“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”,这里的“食”便是食物的意思。
二、粮食与俸禄
除了吃的动作和食物本身,“食”在文言文中还常用来指代粮食,如曹操《置屯田令》中的“夫定国之术,在于强兵足食”。它还可以表示俸禄,即官员的薪水,如“君子谋道不谋食”,这里的“食”便是俸禄之意。
三、日月亏缺与通假用法
有趣的是,“食”在文言文中还有通假用法,它可以通“蚀”,表示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,如《诗经·十月之交》中的“彼月而食,则维其常”。同时,它特指日食或月食,如《论语》中的“君子之过也,如日月之食焉”。
四、给予食物与饲养
“食”在文言文中还有使动用法,表示使……食,即拿东西给人吃,如《荷蓧丈人》中的“杀鸡为黍而食之”。它还可以表示饲养、喂食,如《捕蛇者说》中的“谨食之,时而献焉”。
五、相关词汇与用法
为了更全面地了解“食”在文言文中的用法,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与“食”相关的词汇和用法。比如【食客】,古代寄食贵族官僚家里,为主人出谋划策奔走效劳的人;【食邑】,封建时分封给卿大夫的领地等。
以下是一张详细列举“食”在文言文中含义的表格:
序号 | 含义 | 例句 |
---|
1 | 吃 | 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不违农时,谷不可胜食也。 |
2 | 吃的东西;食物 | 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。 |
3 | 粮食 | 曹操《置屯田令》:夫定国之术,在于强兵足食。 |
4 | 亏缺(通“蚀”) | 《诗经·十月之交》:彼月而食,则维其常。 |
5 | 拿东西给人吃;饲养;喂食 | 《捕蛇者说》:谨食之,时而献焉。 |
“食”在文言文中真是一个含义丰富的字眼,需要我们细细品味,方能领略其韵味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