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夜书所见》描绘景物之寂寞凄凉特点
作者:黎志强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10 04:23:59
阅读55次
《夜书所见》这首诗,最打动人心的便是其描绘的景物特点——寂寞的凄凉。作者叶绍翁巧妙借秋夜之景,抒发了深深的羁旅思乡之情。
1景物特点概览
全诗以秋夜为背景,通过细腻的笔触,勾勒出了一幅幅寂寞凄凉的画面。从“萧萧梧叶送寒声”到“夜深篱落一灯明”,每一句都透露着深深的秋意与孤独。
2秋风与梧叶的交响
首句“萧萧梧叶送寒声”,以梧叶和秋风为引子,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,旅人的敏锐感觉。秋风拂过,梧桐叶沙沙作响,寒意随之袭来,直击人心。
3秋风触发的思乡情
接着,“江上秋风动客情”一句,直接将秋风与旅人的思乡之情相连。秋风不仅带来了寒意,更触动了在外漂泊之人的心弦,让人不禁思乡情切。
4儿童捉蟋蟀的温馨对比
然而,在这寂寞凄凉的秋夜中,作者笔锋一转,写到“知有儿童挑促织,夜深篱落一灯明”。儿童在篱笆边捉蟋蟀的温馨场景,与前面的凄凉之景形成鲜明对比,更添几分乡愁。
5诗人简介与作品背景
姓名 | 叶绍翁 |
字号 | 字嗣宗,号靖逸 |
朝代 | 南宋 |
籍贯 | 龙泉(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) |
作品 | 《四朝闻见录》、《靖逸小稿》等 |
风格 | 语言清新,意境高远,江湖诗派风格 |
叶绍翁,南宋著名诗人,其作品语言清新,意境高远。这首《夜书所见》正是他客居异乡,静夜感秋,情思婉转的佳作。全诗以秋夜为背景,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,抒发了深深的羁旅思乡之情,令人回味无穷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