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堂诗圣千秋赞,朱德对联忆杜甫
作者:聂勇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18 08:22:28
阅读30次
草堂留后世,诗圣著千秋——这副对联赞颂的正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。此联由朱德同志在1957年参观成都杜甫草堂时撰书,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诗圣的崇敬及对草堂胜迹的热爱与关怀。
1杜甫生平与成就
杜甫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。他生于712年,卒于770年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巩义)人。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被尊称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誉为“诗史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一生创作诗歌约1400余首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
2杜甫草堂的历史意义
杜甫在759年至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建有杜甫草堂以资纪念。草堂不仅是杜甫创作的重要场所,更成为了后人缅怀诗圣、传承诗文化的圣地。
3朱德与杜甫草堂的渊源
朱德,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,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政治家和军事家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。1957年,他亲临杜甫草堂,撰书对联,表达了对杜甫的崇敬之情,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。
4杜甫与朱德的共同点
尽管杜甫与朱德生活在不同的时代,但他们都有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。杜甫以诗为剑,批判时弊,抒发忧国忧民之情;朱德则以行动践行革命理想,为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终身。两者虽方式不同,但都展现了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爱国情怀。
以下表格详细列举了杜甫与朱德的相关信息:
人物 | 生卒年月 | 主要身份/成就 | 与草堂关系 |
---|
杜甫 | 712-770 | 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,诗圣 | 曾居成都,后世建有草堂纪念 |
朱德 | 1886-1976 | 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政治家、军事家 | 1957年参观草堂,撰书对联 |
草堂留后世,诗圣著千秋,朱德与杜甫虽跨越千年,但他们的精神与情怀却永载史册,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