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过秦论》上篇原文及译文详解
作者:纪冬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4-12-07 01:43:22
阅读97次
想要了解《过秦论》上篇的原文及翻译吗?没问题,这就给大家详细解读一下。
《过秦论》上篇原文概述:
这篇文章是贾谊的政论散文杰作,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了秦王朝的过失。全文以秦孝公开篇,描述其占据地利、意图一统天下的雄心,随后展开秦国崛起、六国合纵抗秦、秦统一六国、以及最终迅速灭亡的历史画卷。
部分原文与译文对照:
*“秦孝公据崤函之固,拥雍州之地,君臣固守以窥周室,有席卷天下,包举宇内,囊括四海之意,并吞八荒之心。”*
译文: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,拥有雍州的土地,君臣牢固地守卫着,意图夺取周王室的政权,有统一天下、控制四海的雄心壮志。
文章详细描述了秦国的强盛和六国的衰落,对比鲜明。
*“于是六国之士,有宁越、徐尚、苏秦、杜赫之属为之谋……秦无亡矢遗镞之费,而天下诸侯已困矣。”*
译文:六国不乏智谋之士和勇猛之将,但秦国凭借强大的国力和智谋,使六国陷入困境,甚至不费一兵一卒就让诸侯国疲于奔命。
秦国统一后的暴政与迅速灭亡:
文章还深刻揭示了秦国统一后的种种暴政,如焚书坑儒、严刑峻法等,最终导致民不聊生,起义频发。
*“废先王之道,焚百家之言……然后践华为城,因河为池,据亿丈之城,临不测之渊,以为固。”*
译文:秦国废弃了先王的治国之道,焚烧了诸子百家的著作……又凭借华山和黄河的天险,修筑坚固的城池,自以为可以高枕无忧。
然而,正是这些暴政和自满,导致了秦国的迅速灭亡。文章以陈涉起义为例,展示了秦国统治的脆弱性。
*“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……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。”*
译文:陈涉这样一个出身贫寒、才能平平的人,都能振臂一呼,天下响应,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。
总结与反思:
《过秦论》上篇不仅是一篇历史散文,更是一部深刻的政治教科书。它提醒我们,一个国家的强盛并非仅仅依靠武力和暴力就能实现,更需要注重仁义和民心。秦朝的迅速灭亡,正是对这一道理的深刻诠释。
表格:秦孝公至秦始皇时期重要事件概览
(以下表格使用HTML格式)
时期 | 重要事件 |
---|
秦孝公时期 | 商鞅变法,秦国崛起 |
惠文王至昭襄王时期 | 秦国扩张领土,六国合纵抗秦 |
秦始皇时期 | 统一六国,实行暴政 |
秦朝末期 | 陈涉起义,秦朝灭亡 |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