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赠刘景文》表达诗人对友人勉励珍惜之情
作者:任晨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9 10:58:35
阅读63次
《赠刘景文》这首诗,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作品,其核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勉励与期待。在这首诗中,苏轼没有采用悲秋的常见调子,而是另辟蹊径,以秋末冬初的景象为背景,鼓励友人珍惜时光,乐观向上。
1秋景中的勉励
诗中,“荷尽已无擎雨盖,菊残犹有傲霜枝”,描绘了荷花凋谢、荷叶枯萎,而菊花虽败犹傲寒斗霜的景象。苏轼通过这一对比,突出菊花的不屈不挠,以此来比喻人到壮年,虽然青春流逝,但正是人生成熟、大有可为的黄金阶段。这种比喻,无疑是对友人的一种深刻勉励。
2收获的季节
苏轼在诗中强调,秋末冬初虽然看似萧瑟,却也是收获的季节。“一年好景君须记,最是橙黄橘绿时”,橙子金黄、橘子青绿,这不仅是自然景色的描写,更是人生哲理的隐喻。苏轼以此劝勉友人,要珍惜这大好时光,乐观向上,努力不懈,切莫因年龄的增长而意志消沉、妄自菲薄。
3原文与译文对照
原文 | 译文 |
《赠刘景文》宋代: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,菊残犹有傲霜枝。一年好景君须记,最是橙黄橘绿时。 | 《赠刘景文》宋代:苏轼荷花、荷叶都已经凋谢枯萎,败落的菊花地还在傲寒斗霜。请记住这一年中最好的景致,那就在这橙子金黄、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时节。 |
4情感与哲理
苏轼通过这首诗,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,更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、乐观面对人生的态度。这种态度,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,都具有极高的启示意义。
5总结
《赠刘景文》这首诗深刻表达了苏轼对友人的勉励之情,鼓励友人珍惜时光,乐观向上,努力不懈。这种情感与哲理,不仅在当时具有深远影响,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