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厌之有句式解析
作者:黎明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7 14:25:43
阅读68次
“何厌之有”是宾语前置句式,这是古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语法结构。在这个句子中,“之”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,并无实际意义。原句的正常语序应为“有何厌”,意为“有什么能让他满足的呢?”其中,“厌”通“餍”,意为满足。这一句式出自《烛之武退秦师》,一篇经典的古文,讲述了烛之武凭借智慧说服秦伯退兵的故事。
1宾语前置句式详解
在《烛之武退秦师》中,“何厌之有”是宾语前置句式的典型代表。这种句式将宾语置于动词之前,通过“之”作为标志,强调了宾语的重要性。在古代汉语中,这种句式常用于表达强调、反问等语气。
2《烛之武退秦师》背景介绍
文章讲述了晋侯、秦伯围攻郑国,因其对晋国无礼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。在危急关头,烛之武受命出使秦国,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伯退兵,从而挽救了郑国的危局。
3特殊句式分析
以下是《烛之武退秦师》中的部分特殊句式,通过表格形式详细列举:
句式类型 | 例句 | 解析 |
---|
判断句 | 是寡人之过也 | 语气词“也”表判断 |
状语后置 | 以其无礼于晋,且贰于楚也 | 介宾结构“于晋”“于楚”作状语后置 |
宾语前置 | 何厌之有 | “之”为宾语前置标志 |
省略句 | 晋军函陵,秦军汜南 | 省略介词“于” |
省略句 |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| 省略代词“之” |
4总结
通过对“何厌之有”句式的解析,我们不仅了解了宾语前置这一古汉语特殊句式,还通过《烛之武退秦师》一文,领略了古代智者的风采和语言的魅力。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古汉语时,能够深入理解这些特殊句式,更好地把握古代文学作品的精髓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