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褒禅山记一词多义详解
作者:赖宁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7 12:55:03
阅读60次
《游褒禅山记》这篇游记,不仅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文学佳作,更是他深刻思想的体现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这篇游记中的一词多义现象,看看这些词汇是如何在不同语境下展现不同含义的。
1一词多义现象概览
在《游褒禅山记》中,诸如“然”、“观”、“其”、“乃”、“道”、“盖”、“文”、“名”、“之”等词汇,均呈现出一词多义的特点。这些词汇在不同句子中,根据上下文的不同,有着各自独特的含义。
2详细解析一词多义
以下,我将通过表格形式,详细列举并解析这些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(以下仅列举部分词汇):
词汇 | 例句 | 含义 |
---|
然 | 有穴窈然 | 形容词词尾,“……的样子” |
| 然视其左右 | 但,但是 |
| 至于颠覆,理固宜然 | 如此,这样 |
观 | 古人之观于天地 | 欣赏 |
| 而世之雄伟、瑰怪、非常之观 | 景象 |
其 | 始舍于其址 | 代词,它的(代华山) |
|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| 代词,那 |
名 | 以故其后名之曰“褒禅” | 定名 |
|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| 解释 |
3游褒禅山记的深远意义
《游褒禅山记》不仅因其文学价值而传世,更因其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备受推崇。其中,“世之奇伟、瑰怪、非常之观,常在险远”这一观点,更是成为了激励人们勇于探索、不畏艰难的座右铭。
4总结
通过今天的分享,我们不难发现,《游褒禅山记》中的一词多义现象,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涵,更展现了中华语言的博大精深。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,能够更加注重对词汇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