姑在文言文含义详解
作者:黎明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9 12:32:21
阅读52次
姑在文言文中,含义多样且丰富。无论是作为亲属称谓还是副词使用,都展现了其独特的语言魅力。下面,老师将为大家详细解读姑在文言文中的几种主要含义,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展示,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。
1丈夫的母亲;婆婆
在文言文中,姑常指丈夫的母亲,即婆婆。如《柳毅传》中的“既而将诉于舅姑”,以及杜甫《新婚别》中的“妾身未分明,何以拜姑嫜”,均体现了这一含义。
2父亲的姊妹
姑还指父亲的姊妹,即姑母。这一含义在《诗经·泉水》中的“问我诸姑,遂及伯姊”中有所体现。
3丈夫的姊妹
姑还可指丈夫的姊妹。如《孔雀东南飞》中的“新妇初来时,小姑始扶床”,便是对这一含义的生动描绘。
4四、副词:姑且;暂且
除了作为亲属称谓外,姑在文言文中还可用作副词,表示姑且、暂且之意。如《黄生借书说》中的“姑俟异日观云尔”,便是对这一用法的典型例证。
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姑在文言文中的多种含义,特制以下表格:
序号 | 含义 | 例句出处 |
---|
1 | 丈夫的母亲;婆婆 | 《柳毅传》:“既而将诉于舅姑。” |
2 | 父亲的姊妹 | 《诗经·泉水》:“问我诸姑,遂及伯姊。” |
3 | 丈夫的姊妹 | 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新妇初来时,小姑始扶床。” |
4 | 出家女子或从事迷信职业的妇女 | 尼姑、三姑六婆(非文言例句) |
5 | 副词:姑且;暂且 | 《黄生借书说》:“姑俟异日观云尔。” |
姑在文言文中的含义多样且富有内涵。通过对上述内容的解读和表格的展示,相信大家对姑在文言文中的用法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。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