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中“指”的多重含义解析
作者:马晓宇(高考志愿填报专家)
发布时间:2025-02-09 20:34:37
阅读51次
在浩瀚的文言世界里,“指”这个字犹如一位多面手,承载着丰富的内涵与多样的用法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在文言文中频繁露脸的字——“指”。
1基本含义:手指
在文言文中,“指”最基础的意思就是手指。《卖炭翁》中“两鬓苍苍十指黑”,描绘了卖炭翁辛勤劳作的模样;《孔雀东南飞》里“指如削葱根”,则细腻刻画了女子手指的纤美。
2动作之意:指点与指示
“指”还可作动词,表示用手指点或指给……看。《陈涉世家》中“旦日,卒中往往语,皆指目陈胜”,便是众人用手指点陈胜的场景;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里“指王翳曰:‘此项王也。’”,则是项羽被指认的瞬间。
3情感表达:指责与直立
“指”还能表达情感,如指责。《汉书·王嘉传》有云“千夫所指,无病而死”,道出了舆论压力的巨大。同时,“指”也能形容直立的状态,《鸿门宴》中“头发上指,目眦尽裂”,生动描绘了人物的愤怒神态。
4通假用法:意旨与直接
在文言文中,“指”还有通假用法。它可通“旨”,表示意图、意旨,如《屈原列传》中的“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”。同时,“指”还能通“直”,表示直接,《愚公移山》里“指通豫南,达于汉阴”,便是直接通往的意思。
以下是“指”在文言文中的详细含义表格:
词性 | 含义 | 例句 |
---|
名词 | 手指 | 《卖炭翁》:“两鬓苍苍十指黑。” |
动词 | 用手指点 | 《陈涉世家》:“旦日,卒中往往语,皆指目陈胜。” |
动词 | 指给……看 |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指王翳曰:‘此项王也。’” |
动词 | 指责 | 《汉书·王嘉传》:“千夫所指,无病而死。” |
动词 | 直立;竖起 | 《鸿门宴》:“头发上指,目眦尽裂。” |
名词 | 通“旨”,意旨 | 《屈原列传》:“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。” |
副词 | 通“直”,直接 | 《愚公移山》:“指通豫南,达于汉阴。” |
“指”在文言文中含义丰富,用法多样,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揣摩。
阅读全文